当前,大专生(高职院校在校生)的生均经费标准如下:
基本拨款标准
旅游服务类(不含烹饪专业)、财经商贸类、休闲保健类、教育类、司法服务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每生每年2800元。
农林牧渔类、资源环境类、能源与新能源类、土木水利类、加工制造类、电工电子类、石油化工类、轻纺食品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专业,每生每年3300元。
体育与健身类、医药卫生类专业,每生每年3900元。
文化艺术类专业、旅游服务类的烹饪专业,每生每年4500元。
中央财政政策
中央财政建立了“以奖代补”机制,根据各地生均拨款制度建立和完善情况、经费投入努力程度等因素给予综合奖补。
生均经费计算
生均经费=年经费总额÷在校生人数。
包括生均财政经费、生均教育事业收入和教师人均科研经费等指标。
经费使用
主要用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如学费、生活费、教材费、住宿费等。
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校园生活,如购买新设备、更新旧设备、宿舍维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政策背景
2017年起,各地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应不低于1.2万元。
2014年,财政部和教育部宣布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
请注意,上述信息可能随政策更新和实际情况变化,请以最新的官方发布信息为准。
版权声明: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