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困难人员怎么认定

admin 时间:2024-12-14 04:09:02

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

例如,残疾人员、长期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失地农牧民、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等。

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

具体时间标准可能因地区而异,但通常要求连续失业1年以上。

其他特定条件

大龄失业人员: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满50周岁及以上,且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1年以上。

低保人员: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登记失业1年以上。

残疾失业人员: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且登记失业1年以上。

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同一家庭户口内有2名及以上共同生活成员,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家庭成员均进行失业登记,且无经营性、投资性收入。

被征地农民:依法被旗县级以上政府实施统一征地后,完全失去原承包耕地或草场,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满50周岁及以上,且登记失业1年以上。

就业困难的退役军人:退出现役且登记失业1年以上。

长期失业人员:最近一次办理失业登记后连续失业2年以上。

认定程序如下:

个人提出申请

向户籍地、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平台)提出申请。

初审和公示

由社区(行政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初审,并进行公示。

审核认定

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最终审核认定。

咨询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具体范围和详细申请流程可咨询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建议:

准备好所有相关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残疾证、失业登记证、低保证明等。

提前咨询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了解详细的申请流程和所需材料。

严格按照流程提交申请,确保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