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支持就业的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财政政策
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就业环境,扩大就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特定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险等的补贴。
产业政策
鼓励各类企业通过兴办产业或拓展经营增加就业岗位,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以及扶持中小企业。
发展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拓宽就业渠道。
创业支持
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
政府投资开发的创业载体为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提供免费场地。
就业服务与培训
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服务。
鼓励社会各方面依法开展就业服务活动,加强对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中介服务的指导和监督。
制定并实施职业能力开发计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
特殊群体支持
对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措施,如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选聘招录优惠政策等。
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参与研究,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支持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
失业保险制度
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确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实现就业。
城乡就业统筹
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
公共部门岗位
保持公共部门岗位规模总量不降低,稳定机关事业单位招录(招聘)规模。
基层就业
努力开发基层就业岗位,吸纳更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见习与社保补贴
对吸纳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的单位给予就业见习补贴。
对就业困难人员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这些政策的实施旨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就业率,保障民生,并推动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