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驿站是一种旨在提供就业和创业服务的综合性设施,其建设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和步骤:
建设原则
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
政府可以自主独立建设和运营管理,也可以吸纳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资本和优质服务资源参与。
服务导向
驿站应提供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信息发布、岗位推荐等基本公共就业服务。
功能性
除了基本服务,驿站还应提供技能培训、休息小憩、共享充电、医疗急救等辅助服务。
便捷性
驿站应构建15分钟的家门口就业服务圈,确保服务的高效性和可达性。
线上线下融合
驿站应开通信息网络,接入省就业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服务。
建设步骤
选址
选址应考虑人流量大、交通便利、接近目标群体(如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等)的地点。
设计布局
驿站设计应结合现代风格与党红色文化,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职业指导等服务。
功能设置
根据需求提供招聘服务、就业培训、创业指导、信息发布等功能。
运营与管理
驿站应有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日常运营,并收集整理企业职位需求,提供精准招聘服务。
资源整合
整合“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农村电商基层服务站等平台资源,建设具有服务特色的就业驿站。
服务推广
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推广驿站服务,如开展职业规划课程、创业培训班、创业项目申报指导等。
持续优化
根据服务效果和反馈,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示例案例
云梦城北的“零工驿站”:
提供岗位查询、推送、线上招聘、简历投递等服务。
惠城区人社局:
推动规范化就业驿站建设,提供岗位信息查询和推荐服务,精准服务求职者和企业。
“幸福驿站”:
功能设置丰富,包括政策咨询、职业培训、技能提升等,为务工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通过上述原则和步骤,就业驿站可以成为一个集就业服务、创业支持、生活便利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有效促进就业和创业,提升民众的就业质量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