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相关法规,中介虚假就业规定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禁止行为
职业中介机构不得提供虚假就业信息。
不得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
不得伪造、涂改或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
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或向劳动者收取押金。
法律责任
违反上述规定的职业中介机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其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若有违法所得,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吊销职业中介许可证。
其他相关规定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接受用人单位委托招聘人员时,应审查用人单位提供的材料真实性和合法性。
发布人力资源供求信息时,应确保信息真实、合法、有效。
违反信息发布规定的,将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以上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