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就业,根据不同的职业、行业以及个人情况,可以领取的补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职业技能提升补贴
对于纳入上海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内的职业(工种),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劳动者获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补贴标准上调30%。
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标注和模型运用专项职业能力评价项目,补贴标准为1000元。
职业培训补贴
失业人员、协保人员、原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职从业人员(包括灵活就业人员、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从业人员等)、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的毕业学年学生、退役士兵、残疾人、服刑、戒毒人员等,参加补贴培训目录内的培训项目,可享受一定比例的培训补贴。
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
对于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如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生、残疾毕业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等,提供一次性1000元/人的求职创业补贴。
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
普通高校2014年及以后毕业的本市户籍毕业生,在毕业两年内初次就业且就业形式为灵活就业,按规定办理灵活就业登记手续并缴纳社会保险的,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
企业稳岗补贴
对餐饮、零售、旅游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中不裁员少减员的企业,发放一次性稳岗补贴。
社会保险费缓缴
对餐饮、零售、旅游等行业的特困企业,阶段性缓缴企业社会保险费单位缴纳部分。
其他补贴
包括对特定人群如低保家庭、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以上补贴的具体标准和申请条件可能会根据政策更新和调整有所变化,建议直接咨询上海市人社局或相关机构获取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