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就业人数怎么算

admin 时间:1970-01-01 08:00:00

带动就业人数的估算通常基于以下几种方法:

平均人数法

将季度初和季度末的人数相加后除以2,得到季度平均人数。

将四个季度的平均人数相加后除以4,得到全年的平均就业人数。

产业链分解法

根据特定产业链(如3G产业链)各环节分解,估算每个环节增加的就业人口数量。

例如,头三年内估计带动增加直接就业239.2万人,每年约增加就业8万人。

市场规模与劳动生产率法

使用公式 `劳动力人数 = 劳动创造的收入 / 对应的劳动生产率` 来估算。

GDP增长与就业关系法

根据历史数据,估算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带动的就业岗位数量。

例如,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概能带动120万就业岗位的增加。

市场主体带动法

根据市场主体平均带动就业人数(如8-10人)和实际运营的市场主体数量来估算总的就业人数。

例如,如果实际运营的市场主体保持在1亿户以上,可以支撑庞大的劳动力就业。

企业规模法

根据企业的规模(如人数)来估算其带动的就业人数。

例如,一个一万多人的厂子可能带动三四万人的就业。

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法

首次申请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时,以申请时实际吸纳的就业人员人数核发补贴。

后续年度申请时,按实际净增的就业人员人数核发补贴。

就业率法

通过就业率反映劳动力就业程度,间接估算带动的就业人数。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以获得更准确的估算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实际估算时还需考虑行业特点、地区差异、政策影响等多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