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联在残疾人就业方面的工作情况总体是积极的,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下是一些关键点的总结:
政策支持和措施
市残联围绕“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将残疾人精准就业纳入基层党建项目。
推出“培训1000人,就业800人”等民生实事任务,与基层党建工作融合,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提升。
完善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实施残疾人就业增收工程,推动残疾人就业提质增效。
就业率和就业情况
截至2023年6月26日,全市新增就业3352人,培训1885人,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率达到54.73%,较上年度有所上升。
滨州市残疾人就业率达到71.42%,位居全省第一。
就业服务与培训
深入开展需求调查、系列招聘、技能培训和稳岗提升培训等服务。
疫情期间,与大型企业对接提供岗位,完成网络招聘会,提供免费线上技能培训。
待遇情况
残联的工资福利待遇与当地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相同。
残联工作人员有政治发展前途,可能随着事业单位改革成为行政单位,工作人员也可能成为公务员。
社会评价
残联工作被认为是清闲部门,但活动较多,生活较丰富。
残疾员工反映,在残联工作能找到社会价值,并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其他举措
公益性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创设“帮富”“帮扶”公益岗位。
对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进行扶持,完成残疾青壮年文盲扫盲培训。
综上所述,市残联在残疾人就业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有效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改善了残疾人的待遇,并通过各种活动和服务促进了残疾人的社会融入和自我价值实现。
版权声明: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